康熙字典12画属土性字解析
一、字义与结构特点
12画属土性字多与土地、承载相关,字形多含土部或土属性偏旁。
1.1 基本释义
- 坤(kūn):象征大地,五行属土
- 垚(yáo):三土叠加,表厚重
- 城(chéng):含土部,指城墙
1.2 常见用字
字名 | 读音 | 释义 |
垚 | yáo | 三土成山 |
堉 | hùn | 掘土取物 |
埈 | juǎn | 烧土制砖 |
二、文化应用示例
2.1 方言用字
- 堭(niǎn):北方方言指平地
- 埴(zhì):南方方言表沃土
2.2 古籍记载
《康熙字典·土部》:"十二画属土,多从土部。"(《康熙字典》卷六)
三、现代使用场景
3.1 建筑领域
- 城:用于地名如"西安城墙"
- 堞:指城墙垛口
3.2 农业相关
字名 | 农业术语 |
垧 | 土地面积单位 |
埂 | 田埂 |
(注:本文依据《康熙字典》及相关文献整理,数据截至2023年版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