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轶的现代汉语解析
1. 词汇定义
失轶(shī yì)指事物在传承或记录过程中出现缺失或散佚的现象,多用于文献、典籍或历史事件的描述。
2. 常见使用场景
- 古籍整理:如《永乐大典》部分篇章的失轶
- 历史研究:商周青铜器铭文失轶现象
- 文献学领域:敦煌遗书中的文本失轶问题
3. 语法特征
典型搭配:失轶的记载、文献失轶、历史失轶。
4. 与近义词对比
失轶 | 散佚 | 湮灭 |
侧重书面记录缺失 | 泛指实体遗失 | 强调彻底消失 |
5. 典型例证
2018年国家图书馆启动的《中华古籍保护计划》中,针对失轶文献的数字化工程已覆盖:12万册古籍,修复率提升至67%。
6. 现代应用
- 区块链技术用于古籍溯源
- AI文本复原技术
- 多语言文献对比数据库